中商集团
中商咨询
中商学院
中商资本
咨询服务热线:
010-56280522
首 页
行业方案
生产制造
物流供应链
房地产物业
银行金融
文化传媒
能源
钢铁冶金
连锁经营
快消与零售
研究报告
房产
食品
家居家电
智能硬件
建材
机械设备
能源
汽车
旅游
物流
零售
金融
医疗
媒体营销
网络服务
教育
人工智能
文化娱乐
纺织服装
市场调研
调研方案
研究领域
研究方法
专项市场调查
市场细分
消费行为
顾客满意度调查
质量控制
中商资讯
行业资讯
产业洞察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商资讯
>
产业洞察
>
中商资讯
行业资讯
>
产业洞察
>
相关推荐
国内手机出货量洗牌:苹果沦为第
陈一发被封:在内容安全面前 没
今年新手机尴尬:5G将至,消费者
上篇:产业园孵化、创新、转型升级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20-06-18 14:47 | 作者: sinowiser | 来源: 未知
一、
产业孵化园、创业孵化园区的区别
产业园区最近几年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管理创新的主要载体,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
中商咨询集团带你看看产业孵化园、创业孵化园区都有哪些区别:
产业孵化园,
将分别集聚以物联网、集成电路等为主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以LED制造装备、高端医疗装备等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以及以研发中心、企业总部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将形成物联网、LED等相关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它是很多同类型公司在一个园区内办公,以充分发挥集群效应。园区里面会有各种配套,比如报告厅、会议室、展厅、餐厅、舞蹈室,还有车间、净化间等,要兼备高级写字楼的舒适及高档工业设施的便利。比如像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华为产业园。
创业孵化园,
是政府为创业者搭建的制度性、公益性、智能化的服务园区,为新创办的小企业提供有利于存活、发展的服务环境和空间环境的服务。进入孵化园的创业者,可以得到低成本或无成本的各种服务,化解创业风险。创业孵化园分为综合型(包括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大学生创业园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等)、楼宇型、门面型(包括一条街)、市场型、加工型等5种类型。
二、
产业园区的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园逐渐被各级政府重视,产业园已经成为各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它在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之间形成了产业联动的桥梁,承载着主导产业的合理链接与配套等功能作用。产业园为科技创新型、经营创业型和配套加工型、咨询服务型等企业构建了适合企业发展与提升的平台。
过往的产业园区运营,是“基地+基金”的概念,就是在提供办公场地、设施等基础物理空间外,还要为入驻企业提供成长中的各个阶段所需要的投融资服务;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对园区的要求,不再只是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不再仅仅满足于办公设施物理空间的提供,人力培训、法律咨询、商标申报等基础服务的提供,及成长中各个阶段所需要的租金入股、股权投资、PE退出等投融资支持;还要求园区要形成产业集群的效应,要求园区依靠龙头企业的联动效应,使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像紧紧咬合的齿轮一样,滚动循环,形成一个闭环的生态链,使得入园企业能够生长在一片可持续发展的滋养沃土上。
所以,以往那些仅仅是依靠一级土地开发、二级园区物业租售等商业模式赚取经济利润的产业园区商们,发展空间将越来越窄。随着产业园区领域的竞争加剧,中商咨询集团产业研究专家认为产业园区商只能在后端的运营服务商不断地深化创新,衍生价值,
“产业+基金+运营服务”是目前产业园区运营的主要方向和趋势。
中商咨询集团产业研究专家通过实地走访考察,研究表明:
产业是园区的核心、是根本、是基础,优秀的产业区在产业层面要符合市场或产业需求,有必要进行合理的产业规划。
中商咨询集团的研究专家通过十余年的深耕细作,
已经对熟悉的产业领域的成长机理、发展特性、分化组织等方面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所以能够快速准确的分析出哪些区域适合哪些产业,或者哪些产业中的哪些环节存在增值潜力,使得一个产业园区可以对区域市场做出反应,呈现良性发展的状态。
中商咨询集团的研究专家发现,为了进一步突出“孵化器”的功能,很多产业园区商默默转化成了“投资商”的角色,从最前期对入园企业的租金入股、股权投资到PE退出等阶段性的投资行为,演变成了今天贴近市场前瞻性需求和科技研发技术的前沿,准确把脉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着力处,培育出特色优势性产业,进而通过分享产业中各个环节的红利来获得资本增值,也就是从产业园
单个企业的“金融扶持”到产业园整个产业“金融孵化”的升级转型,
使得金融不再是工具,而是推动整个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这种操作形式的园区含金量很高,
既要求产业园区商对所集聚的产业所产生的可持续经济效应有足够的把握和理论依据,
通俗的来讲,
就是专业度
;又要求
对投融资机制及架构的设计具有严谨的思路和科学论证,使得金融手段的操作能够贯穿园区规划开发建设运营至资产证券化的全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实现园区开发资金闭环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中商咨询集团的研究专家认为未来未来我国产业园区可能呈现十大集中趋势。
趋势一:园区的战略转型和升级
。
近年来,我国园区发展方式在增长方式、资源配置、产业结构以及环境建设等方面正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
Ø 增长方式由注重规模向更加注重发展质量转变;
Ø 资源配置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发展转变;
Ø 产业结构由以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和专业服务业相结合转变;
Ø 环境建设由相对注重硬环境向更加注重软环境转变等等。
趋势二:园区产业的“瘦身”、“增高"
目前,很多产业园区都存在着“有企业无产业”、“产业点高面低”的产业困境,园区的产业集群效应并不显著的特点,主要是因为产业定位同质化、产业招商盲目化的原因导致的。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的大背景下,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是园区“二次创业”的根本。
园区产业的变革可以总结为两个词——“瘦身”和“增高”。 “瘦身”主要体现在产业门类上,对园区现有产业进行“整理、优化、升级”,确立园区的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链经济。“增高”主要体现在产业提升上,一方面提升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产业融合,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构筑园区产业“微笑曲线”,提升园区产业链的竞争力。
趋势三:产业园区走向综合城区
随着产业园区的演变和发展,其承载的功能也日益多元化,大量城市要素和生产活动在区内并存聚集,推动着园区经济和城市经济的融合。因此,一些产业园区为顺应这一趋势,主动寻求战略转型。
趋势四:产业招商的精细化运作
目前的很多园区招商模式还停留在点式突破的“游击战”,个人激励强、项目导入快,但整体存在招商体系不健全、招商方式陈旧、整体营销力度不足和难以形成公共平台等问题,中商咨询认为
产业招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产业规划、政策体系、招商接洽、项目入驻、运营扶持等诸多环节,涉及招商参与部门的权责和利益设计。
做好这些才有利于未来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趋势五:园区的品牌化和“连锁经营”
在各类园区遍地开花的今天,“软实力”已经成为打造园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筹码。园区经济的发展最终还是必须有质量和品牌,因此创精品园区,建品牌园区,已成为各地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
趋势六:产业资本战略推动园区战略
资金是贯穿园区开发的全过程,从土地开发、物业开发到产业孵化、产业扶持都离不开资金的推动。因此,园区开发具有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期长的特点,资金问题经常会成为园区开发的难题。
趋势七:从招商引资到招商引“智”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培育,主要依赖于知识和智力资源。很多产业园区在关注“招商引资”的同时,也在关注“引智招商”,积极吸引科研院所、科学家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等落户园区。只有强化了招才引智,才能实现资金、技术、项目管理的立体带动。
趋势八:园区开发/产业地产商的崛起
在我国早期的园区开发中,政府主导的园区开发公司一直扮演着园区开发“市场”的绝对主角。这时的园区开发公司虽采取公司化机制,但更多附属于政府管委会,在园区开发中也主要是进行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
随着我国园区经济的发展,标准化厂房、创业大厦、孵化器、产业综合体等产业地产逐步兴起,使得园区开发已不仅仅是招商引资的载体,产业地产开发和运营本身就成了一种房地产业务,造就了众多的产业房地产商。其中也不乏一些误打误撞闯进“行业”中的产业投资者或房地产开发商,不知不觉地成了“园区开发商”,致力于园区开发业务,并在市场的洗礼中逐步成长起来。
可以预见,未来,政府主导的园区开发商、国际园区开发商、本土园区开发商等都将会活跃在“园区开发”行业。
趋势九:公共服务平台成为竞争利器
早期的园区发展,受制于财力有限和认识局限,较少涉及产业开发和培育。从园区层面看,通过招商引资引导产业,通过优惠政策扶持产业。随着园区经济的深化发展,园区开发已逐渐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从片面的硬环境建设走向全方位的产业培育,在打造一流硬环境的同时,开始重视园区文化氛围、创新机制、公共服务等软环境的建设。
在日益激烈的园区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园区经营者在积极推动公共服务平台的规划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一般是植根于园区企业的经营价值链上,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群的薄弱环节,如融资、技术、设备、市场、人才等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好,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也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开拓市场,从而增加企业经营效益,有效地提升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趋势十:园区政策措施的创新空间扩大政策是园区经济发展的起点。
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来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或区域试点,包括区域发展规划、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各种各样的改革试点,里面包含着很多创新的机会,如产业投资基金、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科技银行、金融仓库、合同能源管理、排污权交易、保税物流园区等等。
从十大趋势中,我们可以说,大部分现有产业园区在未来发展中都需要面对转型、升级、创新、扩容等等新型园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中商咨询集团产业研究专家指出:
产业园区商要改变发展思路,要从“重资产”向“轻资产”的商业模式转型,就要一手抓产业、一手抓金融,进而分享产业发展与物业回报所带来的长期资本增值。
在当前的情形下,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产业链知识图谱,深度洞悉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地方企业成长诉求,中商咨询集团则完美的做好了助力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进行产业定位、精准招商、监管运营的准备。
上一篇:
“十四五”规划时期我们应该怎么做
下一篇:
“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