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集团
中商咨询
中商学院
中商资本
咨询服务热线:
010-56280522
首 页
行业方案
生产制造
物流供应链
房地产物业
银行金融
文化传媒
能源
钢铁冶金
连锁经营
快消与零售
研究报告
房产
食品
家居家电
智能硬件
建材
机械设备
能源
汽车
旅游
物流
零售
金融
医疗
媒体营销
网络服务
教育
人工智能
文化娱乐
纺织服装
市场调研
调研方案
研究领域
研究方法
专项市场调查
市场细分
消费行为
顾客满意度调查
质量控制
中商资讯
行业资讯
产业洞察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商资讯
>
产业洞察
>
中商资讯
行业资讯
>
产业洞察
>
相关推荐
国内手机出货量洗牌:苹果沦为第
陈一发被封:在内容安全面前 没
今年新手机尴尬:5G将至,消费者
可能是最牛风投机构:合肥政府
发布时间:2020-06-18 14:12 | 作者: sinowiser | 来源: 未知
地方政府也有高人,向来低调的安徽省会合肥,突然火了。
私募大佬在微博转了一条段子,是这么说的:转:中国最牛逼的风险投资机构其实是合肥市政府,2007年,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赌面板,投了京东方,最后赚了100多亿
2011年又拿出100多亿赌半导体,投了长鑫/兆易创新,赢了,上市估计浮赢超过1000亿;
2019年,又拿出100亿赌新能源,投蔚来,结果大众汽车新能源板块落地合肥
一时间引发网友讨论:简直是神操作,合肥市政府有隐藏的股神。
小编搜了一些资料,来讲讲合肥政府有多牛。如果有人说,南有深圳,中部地区有合肥!
十年磨一剑
京东方成了国际显示产业龙头企业
一家深陷困境的企业,在“合肥模式”的催化作用下,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从举步维艰,到实现“史诗般的崛起”,不仅企业自身跻身国际顶尖水平,同时也让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完成了从跟跑、并跑、领跑的三次跨越。这家企业就是京东方。
“京东方自身难保,不看好这一项目。”
2008年,京东方落户合肥的消息落地,周围一片非议。当时全球金融危机,国外液晶巨头的降价让京东方备受打压,当年由盈转亏,资金压力巨大。
引入京东方,对合肥市政府而言就是豪赌,是“敢为天下先”。开建的第6代TFT-LCD液晶面板线所需的17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完全由政府托底。
在地块配套条件、土地价格、能源供应、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外,合肥市政府投入60亿,战略投资者投入30亿,如未能引入战略投资,剩下的85亿在合肥政府的支持下贷款解决。
当年,合肥市财政收入仅300亿。为此甚至把地铁项目都暂停了。
当年合肥和京东方的合作,协议价 196 亿,虽然后来没有出这么多,但还是在 150 亿以上。在合肥市政府历史上,从来没有为一个企业出过这么多钱。如果项目失败了怎么办?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对企业的压赌跟私人投资家的冒险是一样的,因为好机会不多,一旦认准了,必须要冒风险。所以,地方政府为了支持一个企业实现产业梦想,是拿「真金白银」加以扶持的。
在2007年决定落地合肥之前,京东方一度亏损。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合肥区域总经理张羽介绍,在京东方合肥六代线之前,公司5代线、4.5代线都不理想,企业运营、市场销售很不景气,合肥六代线成为京东方的转折点,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合肥是我们的福地,也是我们合作商的福地。”他说。
京东方项目在合肥的成功,被称为“合肥模式”:以尊重市场规律为前提,把投资引领培育产业放在第一位,找准市场需求、遵循产业逻辑,巧用资本市场以小博大,并能实现“筹集-投入-退出”全过程把控。
“为了项目能上马,当时合肥市承诺拿出一年财政收入的80%来投资,”一名合肥政府官员透露说,在充分产业调研和深思熟虑之后,尽管面临较大的舆论质疑压力以及其他多个方面的阻力,合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力排众议,敲定了合肥京东方6代线项目。
此后,京东方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全球最高世代线的10.5代线也先后在合肥建成投产。同时,一大批显示领域的企业接踵而至。
2017年底,在京东方合肥10.5代线产品下线前,合肥新闻联播做了一个连续三期的《合肥有个京东方》的新闻联播。
京东方为合肥市政府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名,2010年,6代线的投产结束了我国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其次是实惠,京东方在合肥不仅投资的是生产线,还包括了智能制造工厂和数字医院等项目,截至2017年底,京东方在合肥的投资已超1000亿,即使只有10倍的乘数效应,京东方能够带动的总的GDP,也已经超过了合肥市一年的GDP总量,这还不是按照半导体工业100倍的乘数效应来算。
京东方撑起了整个合肥经济,这样的论断毫不夸张。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合肥市的高科技生态已然是“鸡生蛋、蛋生鸡、鸡和蛋都留在合肥不想走了”。
在《合肥有个京东方》新闻联播中,京东方配套供应商合肥三利谱光电科技厂长任海东现身说法,说当时企业选址在武汉还是合肥犹豫过,但最终定址合肥,现在三利谱光电给京东方供货可以做到零库存。
据报道称,有人算了一下,仅算一下合肥市政府平台所持有的京东方股票,巅峰时期的浮盈就有上百亿。
押注半导体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用于计算机处理器中以实现最佳功能。随着云计算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市场对于DRAM的需求正在扩大。
这个市场,向来不是中国企业的舞台,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MU)三家公司占据着95%的市场份额,它们称为“ DRAM Trio”或“ D3”。它们既是高墙,也是铁板。
如今,一丝丝裂缝出现了。
5月14日,合肥长鑫推出了自己的DRAM芯片产品,这被视作中国企业在此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早在2014年6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年9月24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成立。
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国家牵头,发起冲击。
此时的DRAM市场格局是这样的:三星以45%在市场占有率,占据着绝对地位,海力士29%紧随其后,加上镁光的21%,美韩占据了DRAM市场的95%,剩下的份额,被台湾的南亚和华邦瓜分,中国,从0开始。
彼时,中国内地的芯片产业,被韩日欧美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同行逼入「芯片产业墙角」。
2017年末,合肥开始“破题”,并实现了“捷足先登”。
合肥是这样用真情,打动了兆易:要上了一条生产线,还要一起出钱买了专利。
彼时,兆易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合肥。知道研发生产DRAM得烧多少钱吗?启动资金一年至少一百亿!
合肥用京东方的故事,表达的决心:很多年前,合肥就花了60亿拉起了京东方。
于是,合肥开始书写“中国芯”崛起的故事。合肥市出资75%,兆易出资25%,成立合资公司合肥长鑫,专攻DRAM芯片研发生产。
2019年,长鑫从加拿大知识产权商Wi-LAN Inc.手中买到了全套的专利授权。同年9年,合肥长鑫宣布8Gb颗粒的国产DDR4内存量产。
随后,长鑫代工的内存条在京东悄悄上架了。一上架库存就迅速被一抢而空。合肥凭什么?凭的是高科技,凭的性价比,凭的是中国芯、中国造的信誉,凭的是“舍与得”的厚道和“四全服务”的诚信。
于是“中国芯”在合肥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谋篇布局”,于是“芯屏器合”的大格局,使合肥形成了一个又一个“高新尖”千亿产业集群,带动的是数以十万计的“蓝领”就业。
有网友这么评论:自从光威发布了国产内存,金士顿、三星的工厂突然就不着火了,不发大水了。员工也不罢工了,产能也够了,价格突然就降了,毕竟合肥长鑫给的压力不小,光威弈Pro正式上市,首个纯国产DDR4内存条,沸腾了整个科技圈。性能还不错,而且价格具有绝对优势,8G的售价仅仅218元。
以前国外厂商可是炒到一千两百多,内存都可以做成期货的,一天一个价,缺什么,什么贵!现在国产出来了,直接便宜了一千块!这时候金士顿已经坐不住了,雷电系列8G 内存的价格直接刷新了两年来的最低价,还死活要比国产价格低,降到了215元,比国产还便宜3块钱。外国品牌是有国产品牌竞争才把价格降到比国产品牌还低,这就是想拖死国产品牌,然后价格还是他们说了算,如果自己人还不支持国产,总有一天外国人还是会骑在我们头上。
2019年,合肥市GDP9409亿元,离万亿俱乐部只是需“临门一脚”。请注意,这是2000年的三十倍;此时合肥与上海、北京同为“国家科学中心城市”(相比区域中心城市的含金量,要高得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南有深圳,中部地区有合肥,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但合肥的故事,会更令人羡慕。为什么?因为,合肥作为一个不靠边,不临海的内陆城市,有着明显的“天然不足”(不要说资本与科技和优惠政策等“要素”无法与深圳“同日而语”,就是改变内陆省份的老旧观念,也是“难上加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合肥实现“无中生有”高质量发展,真的是创造了“中国芯”的“合肥奇迹”。
新能源汽车业务下注合肥
据第一财经报道,5月29日,大众宣布以约11亿欧元入股国轩高科,获得26.47%的股权并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同时将投资10亿欧元获得江淮汽车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江淮集团”)50%的股份,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下称“江淮大众”)股份至75%。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梅松林在接受采访时称,传统国际品牌真正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大众此举算是标志性事件。
“如大众般出手之狠、出手之猛的企业尚未有。”梅松林谈道。在他看来,大众此举,一方面因为中国是大众在全球的重要战略市场,中国电动车市场发展之快,让大众不得不重视并迅速做出决策;另一方面是由于特斯拉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攻城略地,让大众产生压力。特斯拉的市值超过大众已经接近丰田,尤其是在中国这一战略要地,特斯拉的国产让大众觉得自己的奶酪被触动。大众要在中国扩大电动车市场,仅依赖南北大众两大合资公司并不够,必须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谈到:“我们和安徽省政府、江淮集团进行探讨时,在战略上是要让新能源汽车乘用车业务大幅度地发展,而不是专注于重载卡车和商用车,所以我们决定在合资企业当中增资达到75%。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和江淮集团更好地发挥出合力,和他们的股东安徽省国资委共同持股。”
国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在2019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中,国轩高科占比约为5%,仅次于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位列行业第三。
“通过入股国轩高科,我们能够参与到电动汽车、电池电芯生产的完整价值链当中,同时共同加强在电池领域研发工作,这对于大众汽车的电动化战略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实现我们的电池供应链的多元化。”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 冯思翰谈道,将来江淮大众将会推出小型电动汽车产品,在这一类电动汽车产品当中,LFP电池在其所针对的价位上有优势。
目前,大众在合肥江淮大众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建设,预计将在2023年把一些新车型推出市场。大众希望这些小型走量的车型加上南北大众的新能源车,更快占领各个细分市场。
网友评论
上一篇:
中国家庭旅游成为旅游消费市场主力
下一篇:
“十四五”规划时期我们应该怎么做